
編者按:
4月28日,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我省1名退役軍人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1名退役軍人工作者、6名退役軍人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他們永葆革命軍人本色,滿腔熱忱為人民服務,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貢獻。我們遴選部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事跡,以饗讀者。
期待全省廣大退役軍人和退役軍人工作者積極向身邊榜樣學習,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擔當作為、奮勇爭先,堅決打贏新時代吉林的“上甘嶺戰役”,為奮力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明顯進位、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貢獻退役軍人和退役軍人工作者更大力量。
用心用情用力 滿腔赤誠服務保障退役軍人
吉林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權益維護科八級職員徐麗。
“‘全國先進工作者’這份榮譽將激勵我和我的同事們,不忘初心,接續奮斗,讓尊崇之光在吉林這片紅色熱土上綻放出新的光芒。”吉林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權益維護科八級職員徐麗說。
從小,徐麗就對軍人有著特殊的向往。遺憾的是,她未能穿上軍裝,但這份向往從未褪色。2009年,她考入公主嶺市民政系統,成為一名民政助理,正式開啟了與退役軍人緊密相連的人生篇章。
2012年,徐麗負責公主嶺市河北街道的民政工作。面對198名殘疾軍人和10000多戶服務對象,她開始了“地毯式”走訪。白天挨家挨戶記錄需求,夜晚整理檔案,她用雙腳丈量每一條街巷,用筆記本記滿每一個家庭的所需所盼。
徐麗和身邊同事一起,先后建立智慧管理守護平臺、“退役軍人之家”“紅帆”黨建展史館、“退役軍人人才信息庫”等,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貼心周到服務。特別是從事退役軍人工作后,她籌集善款資助百余名退役軍人子女,悉心照護多位獨居老人;扶持創辦特教學校,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專業康復服務,幫助有困難的家庭擺脫生活困境。她先后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吉林好人”“吉林省十佳敬老好兒女”“吉林省優秀志愿者”“吉林省助殘模范”“吉林省優秀共產黨員”“吉林省最美志愿者”“吉林省十佳最美志愿者”等,當選長春市第十六屆人大代表、吉林省婦聯第十四屆執行委員。
不忘入伍初心 勇做擔責奉獻的國網

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梅河口市供電公司高新供電所所長、工程師楊波。
“穿上軍裝,保家衛國;脫下軍裝,建設祖國。”他就是“全國勞動模范”光榮稱號獲得者——退役軍人、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梅河口市供電公司高新供電所所長、工程師楊波。
“不論是在部隊服役還是在現在的崗位,我都始終堅信一點,就是‘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和一點追求的’,否則干事創業就會失去方向、失去前進的精神動力。”楊波說。
2019年春天,梅河口市突遇旱災,時任小楊供電所所長的楊波主動幫助村民架設春灌線路,通過抽水灌溉方式解決土地干旱問題。面對架設春灌線路跨度長、施工難、面積大等困難,楊波帶領所內員工每天三時就投入到架設春灌線路的工作中。經過連續奮戰,楊波和同事們免費為村民安裝抗旱機井15處,架設線路14.6公里。
2021年,楊波制定“小康電”改造計劃方案,最短時間為152戶養殖戶爭取并實施了“小康電”改造。在小楊供電所成立了“小楊愛心服務隊”,對供電區域內的留守老人,每月開展一次愛心活動。幾年來,楊波累計結對幫扶孤寡老人、貧困學生28名,捐款捐物7.5萬余元。
30多年來,他始終堅守在電力生產一線,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毫無保留地獻給了最愛的電力事業,他先后獲得“梅河口市五一勞動獎章”“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梅城好人”“吉林好人”“吉林省勞動模范”等榮譽。
永葆軍人本色 甘做守護萬家的“逆行勇士”

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四環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王洪偉。
“只要人民需要,我隨時準備沖鋒!”這就是退役軍人、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四環路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王洪偉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25年來,王洪偉不忘初心使命、爭創隊伍一流,參加滅火戰斗5600余次、冰下打撈30余次、水域救援120余次、地震救援3次,救助群眾1000余人。先后榮獲13項全國性表彰,36項省級表彰,榮立個人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2次。特別是2021年被應急管理部評為“全國應急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在人民大會堂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
王洪偉始終扎根基層,從地震救援到冰下潛水打撈,一直沖鋒在急難險重任務最前沿。舟艇救援駕駛證、地震救援證、醫療急救證……15種技能證書,是一枚枚消防救援業務領域的光榮“軍功章”,使他成為火場能沖鋒、冰下能打撈、舟艇能操作、高空能救援、震區能搜救的“五棲精兵”。
2016年3月,長春市某家居城突發火災,他毅然決然站在距離火點最近、最容易發生意外的位置開展進攻,連續奮戰6小時,成功堵截火勢蔓延。戰斗中,他的頭盔因烈火炙烤嚴重變形,整張臉被烤得脫了一層皮。
多年來,王洪偉先后50多次在省級以上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多次擔任消防救援隊伍技能培訓教練,培養的120多名骨干在各級比武競賽中奪金牌、拿第一。作為國際三星級潛水教練員,他先后培養出270多名專業潛水員,分布在全國各地發揮骨干作用。
“這份榮譽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在今后工作中,我將用匠心、本心淬煉成一顆消防人的初心,繼續和隊員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守護萬家燈火,為筑牢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防線貢獻力量。”王洪偉說。
巾幗不讓須眉 做守護國門的鏗鏘玫瑰

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琿春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民警鄭明亞。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牢記使命、忠實履職,一直是刻在軍人骨子里的印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一直是人民警察不變的莊嚴承諾。”退役軍人、吉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琿春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民警鄭明亞說。
從事一線邊檢工作14年,鄭明亞對各類勤務事件處理以及案卷制作早已駕輕就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她分類整理4萬余字業務學習筆記,牽頭編寫多本實用教材,創建了“分組培訓、每周考核、結果公示”的培訓考核機制,手把手傳授查驗技能,培養出一批批業務能手。她總結出“現場查驗五步法”“重點人員八步核查法”等查緝管控妙招,先后30多次參與重大安保任務。
為暢通口岸大通關建設,鄭明亞以所在支部創建“服務型”四強黨支部為契機,主動牽頭駐地解放軍、海關、社區、外貿企業等單位聯合打造“平安國門、服務發展”黨建服務品牌,成立4組黨建服務小分隊,為企業做好事、解難事20余件,替服務對象向相關部門反映困難10余件;精準對接琿春跨境電商綜試區、海洋經濟示范區等“六區”建設,對標駐地政府和企業對鐵路跨境運輸、公路多品類運輸新需求,創新開設邊檢業務“云辦理”渠道,實施“線上答復、遠程指導、全面協調”服務舉措,以數據“多跑腿”實現群眾“少跑腿”,通關效率提升40%。
工作之余,鄭明亞積極探索警地共建新模式,聯合4家單位創辦“辦好為民實事、助力鄉村振興”領向標聯合黨支部,將支部聯創與助力鄉村振興、地方經濟發展有效銜接,累計參與聯合巡邏、邊境普法、服務群眾等主題活動30余次,為駐地鄉村捐贈農用器具、健身器材10件,連續8年資助駐地貧困學生,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公益事業發展。
弘揚部隊光榮傳統“赴湯蹈火”奮勇當先

遼源市消防救援支隊應急通信與車輛勤務站班長馮哲。
“我將永葆軍人本色,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做好每件事情,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飽滿的精神,奮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新答卷,用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退役軍人、遼源市消防救援支隊應急通信與車輛勤務站班長馮哲說。
2021年,他在吉林省消防救援總隊組織的第二屆“火焰藍”比武競賽消防維護員項目中獲得第二名,同年首次參加第一屆全國消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獲得裝備維護員項目第十名;2023年,他在吉林省消防救援總隊舉辦的比武競賽中,裝備維護員所有科目全部獲得第一名,以及個人綜合成績全省第一名。
他代表吉林省消防救援總隊赴南京參加全國大賽裝備維護員項目,以個人最佳成績取得雙輪異向切割鋸維護及應用科目全國第一名、手抬機動泵維護及應用科目第五名、登高平臺消防車故障排除及應用科目第十名,以綜合總成績第三名榮獲銅牌,創造了吉林省消防總隊參加全國消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最好成績,并榮記個人二等功。
全國比武競賽后,遼源市消防救援支隊在訓練競賽上有了更大的投入,建成了“四室六館一中心”,全市6個大隊營房訓練設施全部升級改造,特別是在移址新建的特勤消防站的多功能訓練館中,專門建設了“馮哲裝備研保工作室”。他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扎實開展“師傅帶徒弟”活動,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裝備技師,為各類滅火救援行動打下堅實基礎。
他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獲個人嘉獎2次。連續四年榮獲遼源市消防救援支隊“青年技術能手”稱號,2021年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吉林省技術能手”稱號,2022年被省委宣傳部評為“吉林好人”,2024年被國家消防救援局評為“執勤訓練標兵”,2024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吉林省勞動模范”。
初審 孫兆領|復審 徐兵兵|終審 趙建龍